目前,癌癥患者的心理治療的方法多達400多種。從不同角度考慮,可將其分為不同的類型。國外流行的心理治療都是根據不同的學派進行分類,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羅杰斯的詢者中心療法、Throne的精神支持療法,]acoson的松弛療法等。
我國學者根據心理現象的實質把癌癥患者的心理治療分為:
①言語治療:言語治療的理論基礎是,人的心理活動是通過語言直接感受到和意識到的。通過言語能使人的認識、情感和思想發生變化,能使他的整個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②非言語治療:即傳入病人大腦的直接信息是形象的,然后通過言語中介轉變為有意義的認識活動。例如,給病人安排一個舒適、幽雅的治療環境,讓病人欣賞優美動昕的音樂,組織游園、繪畫、釣魚等活動,都屬于非言語心理治療。
③行為治療:行為治療主要是通過病人的動作來改變其心理狀態。它的理論基礎主要是行為學習理論。這個理論主要包括經典條件反射、操作性條件反射和社會學習理論等。
該理論認為,異常行為和正常行為一樣,都是通過學習得來的,異常行為和由其造成的身心疾病可通過再學習加以糾正。常用的行為療法有放松療法飛生物反饋療法、系統脫敏療法等。
根據醫生與病人的溝通方式把心理治療分為個別心理治療和集體心理治療。按病人意識范圍大小對心理治療分類可分為覺醒狀態下的心理治療、半覺醒狀態下的心理治療和催眠治療。
癌癥患者的心理治療應該是24小時不間斷的,這就要求醫務工作者和家屬要共同努力,在不同的戰線上相互配合。醫務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專業特長,在有限的接觸時間里,積極宣教癌癥知識,打消焦慮,增強信心,使患者感到不可怕。家屬要利用親情,在日常生活中,積極改善外環境,把握好心態,配合治療,使患者感到不孤單。
總之,癌癥患者的心理治療是一個絕不容忽視的環節,良好的心理狀態不但能催化出良好的治療效果,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種獨一無二的治療方法,很多抗癌明星的健康心理也驗證了這一作用。